3)第861章 一篇没什么名气的小说_溯流文艺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克莱齐奥和艾丽丝·门罗,不论是年纪、影响力,他们两个的可能性都比较高。

  中国这边,余桦跟莫言两个人的赔率最高,所有人都认为,如果中国将会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,那么大概率是在这两个人中间。

  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,莫言的赔率又要比余桦的赔率高不少,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跟文学本身关系不大,主要是因为莫言比余桦大不少。

  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得主是吉卜林,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,是四十二岁,而且他能在四十二岁获得文学奖也跟时代有关。

  吉卜林获奖的时候,诺贝尔文学奖才刚刚颁发没几年。

  在他之后,最年轻的应该是四十四岁获奖的加缪。

  所以,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,想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那至少要超过四十四岁才行。

  余桦今年四十岁,有些太过年轻,莫言今年四十五岁,刚刚达标,因此莫言比余桦的赔率要高点。

 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,于东这几年每年都会上榜,每年赔率都很低,但年年赔率都会比前一年高一点,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,也是跟年纪有关,于东每年都要更大一岁。

  在大江健三郎加入了谈话之后,气氛变得严肃了一点,毕竟大家跟大江健三郎都不太熟悉,也就不能随意开玩笑了,他们的谈话内容也从原本乱七八糟的主题变成了跟文学有关的。

  大江健三郎大学的时候是学习法国文学的,所以对法国的文学作品以及作家如数家珍,包括在他毕业之后才出名的克莱齐奥他也非常了解。

  他对中国文学也有些了解,不过仅限于中国四十年代前的作家以及于东他们几个。

  聊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,所有嘉宾都到场了。

  节目组的工作人员过来安排于东他们在演播室入座。

  演播室摆了一排座椅,既然有座位,那么肯定涉及到一个座次的问题。

  按照常理,越是重要的人,肯定就坐的越中间,在ABC的安排中,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跟于东两个坐在最中间的位置。

  虽然于东年轻,而且少了个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头,但是他在文学界的地位并不低,名气就更不用说,所以把他跟大江健三郎放在一个位置上,节目组并没觉得有问题。

  于东得知自己要坐中间的时候,还谦让了一番,毕竟他比较年轻,应该让一让老同志们,不过在节目组的坚持之下,于东还是同意了他们的安排。

  对于节目组的安排,大江健三郎没有意见、于东没有意见、其他人也都没有见,不过现场的个别观众却有了意见。

  节目组邀请了上百个高校学生,这些学生都是先主动报名,再经过节目组筛选确定的。

  确定这上百个学生,也是要考虑到各种因素。

  考虑到大江健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oumunan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